
03.人體外觀(EMT-1)
基本定義
人體解剖姿勢
人體解剖姿勢是傷病患直立面對救護人員,兩手臂在身體兩側,手掌朝向前方。(圖03-01右)
切面表示
- 矢狀切面:通過人體構造或身體中線的垂直平面,依此可分成左右兩側。
- 水平切面:平行於地面而與冠狀及矢狀切面垂直的平面,依此可分為上下兩部份。
- 冠狀切面:垂直於矢狀切面的平面,依此可分成前後兩部份。
圖03-01 人體解剖姿勢
人體構造及外觀的方向
依上述切面原則,可在各人體構造與外觀有左右方(內外側)、前後方(腹背側)、上下方(頭尾端或近心遠心端)等。(圖03-02)
圖03-02 人體方向示意圖
人體外觀構造與分布
可分為頭、頸、胸、腹、骨盆以及四肢部位。(圖03-03)
圖03-03 人體外觀構造圖
體腔
頭顱腔、胸腔、腹腔、骨盆腔及脊髓腔,在腔室內有許多重要的臟器。
頭顱腔:
由顱骨在外包覆,神經系統的主要核心
大腦、中腦、小腦、延腦、間腦及橋腦
胸腔:
由胸骨、肋骨、鎖骨及脊椎包覆
肺臟、氣管、心臟、主動脈(縱膈腔)
腹腔:
以橫膈膜與胸腔分開,人體最大的體腔
肝臟、膽囊、胃、胰臟、脾臟、小腸、大腸及腎臟
骨盆腔:
由骨盆保護內部臟器
小腸、大腸、膀胱及部分男女生殖器官在內
脊髓腔:
由脊椎形成的空腔,保護內部的脊髓,以供神經傳導之用。
脊髓
圖03-04 人體解剖示意圖
臨床上常用以肚臍為中心的水平與垂直線之腹骨盆四象限法,將腹部分為四個區域。
練習題
暫無
參考資料
內容來源:內政部消防署 初級救護技術員訓練教材
圖片來源:內政部消防署 初級救護技術員訓練教材
本文是原創文章,采用CC BY-NC-SA 4.0協議,完整轉載請注明來自海母的EMT筆記
評論